為了慶祝「北美南加州華人寫作協會」創會三十五週年所舉辦的「北美洲文苑文學獎」徵文比賽,日前揭曉,並假洛杉磯世界日報大樓舉行盛大的頒獎典禮,本會會員楊秋生與龔則韞分別獲得小說組和散文組佳作獎。
此次文學獎歷經半年的精心籌備,共收到成人短篇小說組、散文組,及高中散文組作品共137篇,參賽者來自五湖四海,甚至遠在澳洲和台灣的寫作好手也踴躍參加。主辦單位特聘請台灣金鼎獎得主吳鈞堯,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資深主編盧美杏,及旅美作家游蓬丹擔任評審。
楊秋生得獎的「22號公車」,寫作緣由是2022年一月某日,她於天未亮時到診所驗血,那天大霧,原本車水馬龍的國王大道在霧中看起來像森林一般,回來後便寫了一段關於矽谷變遷的短文;待二月中再次天未亮去手術室,那天霧更大,能見度只有幾呎,從診所出來時,霧已散去,恢復原來的人車繁忙景象,她忽然想到這個徵文比賽,便以行駛於國王大道的22號公車為平台,利用短短的幾個站牌的時間,寫出這篇矽谷的變遷、疫情對失去配偶的衝擊,再次跨步邁向未來的「虛構故事」,也藉此將長居的矽谷,和這一場世紀疫情的發展紀錄下來。
秋生自陳非常幸運得了佳作獎,這對於二十年未再寫過超過5,000 小說的她來說,是莫大的鼓勵。
(上左:楊秋生。上右:龔則韞)
龔則韞得獎的散文作品是「貓頭鷹之戀」,她從小就對在希臘神話中代表智慧的貓頭鷹著迷,雖然後來貓頭鷹成了「夜貓子」的另一個代名詞,但她依舊對這種晝伏夜出的動物有一分特別的感情;蓋新居時,總有一隻貓頭鷹站在橫梁上看工人做工,現在後院裡還住了一家貓頭鷹,她覺得每日貓頭鷹的叫聲,似乎是在跟她對話打招呼,讓她的生活非常有儀式感,於是便以此發想,耗費三個月的時間寫了這篇文章。
(下圖為頒獎當日出席的得獎人與代領獎人,和頒獎者合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