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唐古鎮 兩宋名城
愛薇(馬來西亞)
走了大半個中國,單是福建省就到過不少地方,例如廈門、安溪、永春、石獅、惠安、福州、晉江等,就算是先父的故鄉,泉州和南安,前後也去了好幾趟。至於「泰寧」,啊,這個漢唐古鎮,兩宋名城,還是初次聽到,真是孤陋寡聞。如果不是這一屆(第13屆)「海外女作家」年會招待的旅遊采風因緣,我幾乎錯過了這麼一個絕美、古韻處處,歷史積澱深厚的人文及風景集於一處的好地方。
說起這個位於福建西北部的泰寧,「來頭」可大了,試看一下世界和國家賦予它的榮譽吧:
世界自然遺產;
世界地質公園;
中國十佳魅力名鎮;
國家級風景名勝區;
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;
------
坦白說,很少看到中國一處景點擁有這麼多美麗的銜頭,而泰寧,這個得天獨厚的地方,卻同時擁有了這些非一般的榮譽。再說了,一般上有山有水的景點已屬難能可貴,不可多得,但泰寧不但有看不盡的好山好水之外,還有多姿多彩的丹霞地貌、雄偉的峽谷(當日有文友曾經將它與美國的大峽谷相比,個人覺得不儘然相同,而是另有一番風姿),而上清溪、大金湖兩岸的風景,更是讓人歎為觀止,猶如幻燈片,不斷釋放出各種吸睛的魔力,讓人目不暇給,最重要的是還是它所保存的濃厚人文景觀。無疑的,這是一趟集聽覺、視覺和感覺的至高享受之旅,可惜時間太短了,臨走時,我暗地裏告訴自己:泰寧,我一定會重來!
感激主辦方,為了減少一眾文友的舟車勞頓,這次的行程特地安排搭乘時速快捷的動車,比起一般火車,幾乎早到一倍的時間。惟美中不足的是,也許是基於旅遊業剛在開發中,泰寧的一些基本設施尚差強人意,有待改善。我們相信假以時日,這些缺失一定會得到有關方面的重視和改進。
至於我們下榻的地方,尚稱滿意。那是一處依山而建的「金陽明山莊」。一幢幢白色獨立二層小別墅,依地勢而建,古樸、幽雅而寧靜。
當日一抵達泰寧市後,地陪立刻爭取時間,將我們帶到一處具有地標性建築意義的「尚書第」參觀。府第的主人大有來頭,那是明朝的兵部尚書李春燁,泰寧人。這是一座俗稱五福堂的五幢相聯的建築物,我們就在一條青磚的巷道兜兜轉轉、進進出出,感覺猶如踏在時光迴旋機上,探究和感受300多年前的生活痕跡。
不經意間,這才發覺外面的天幕不知何時已經開始轉暗,在地陪的催促下,大家唯有結束匆忙的腳步。在臨上車前,終於讓我在路邊的小檔口上,品嘗到當地的著名小
接下來的一連串節目,更讓人驚歎連連。當然,最愜意的,莫過於隔天的上清溪漂流。
記得出發前,廈大的林丹婭博士以保證的語氣對大家說:這是我玩過漂流的最難忘的一次,遊過之後,相信大家都不會後悔。漂流有不同玩法,有充滿刺激性的,例如有一年到新西蘭去,參加了項漂流節目,那次是乘坐速度飛快的汽艇,由老練的駕駛者,運用他們高超而老練的特技,在狹窄的岩石之間穿來插去,驚險百出,引得不少膽小乘客尖叫不已;而有些漂流則是平穩的,無風也無浪,坐在竹筏上,你只管放寬心懷,欣賞不時出現,而變化無窮的兩岸風景,聯想翩翩,驚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,武夷山和上清溪的漂流我就有這種感受。美景猶如科幻電影不時在變幻著,我發現坐在竹筏尾部,華僑大學的林祁教授,大部分時間緊閉雙眼,似乎用心在感受這種難得的氛圍。
記得有位文友私下問我:乘坐竹筏遊上清溪,與上一屆年會搭乘豪華郵輪遊三峽,你認為哪種感覺最好?我笑而不答,其實大家心裏有數。面對著這些經過億萬年風化而形成的各種丹霞地貌,你只能無語,冷眼旁觀,因為再精準的形容詞都是多餘的。
至於寨下大峽谷,有人這樣加以描繪:它是天然的地質博物館;是植物王國,更是動物的天堂,因此,旅遊界就有這樣的動人的口號:黃山歸來不看山;九寨歸來不看水;寨下(大峽谷)歸來不看谷。
其實對我來說,寨下大峽谷更是一個腳力和體力的大考驗,全程4.8公里,走完一圈需要大約兩個小時左右。因此,一開始地陪就溫馨地提醒大家,如果自認沒法走完全程的,就得從原路折回,最後接受挑戰的,人數幾乎不到一半,但是對我來說,確實是不虛此行。
峽谷無門,兩列高聳的峻嶺分佈兩旁,間中是一條狹小的小道,我們就沿著這條小道長驅直入,昂頭一看,天,竟然是那麼地狹小,小到只剩一條線,突然想到「海闊天空」的成語,不禁啞然失笑。再看兩旁深深淺淺的岩洞,如蜂窩、如蟻穴;再發揮一下想像力,那是張嘴的笑臉還是低頭的沉思?走呀走,眼前出現一個告示牌:通天峽!通天?我仔細看了上面的解說文字:通天峽是一條因動力崩塌作用形成的北西向丹霞巷谷。在這裏您能近距離地親睹地球的呼吸,觸摸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感受那震撼眼球的「山崩地裂」地質奇觀。
三天兩夜的泰寧采風旅遊,只能說是走馬看花,真正要見識這個「養在深閨」的古城風貌——充滿野性自然山水、厚重而輝煌的文化,鍾靈毓秀之處,起碼要待上十頭八天。我們確信,在不久的將來,泰寧,這個遠離紅塵的「深閨夢裏人」,將以她不凡的神韻,吸引著無數仰慕者來一一親其「芳澤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