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名幽默作家吳玲瑤被證實去世的前幾天,海外華文女作家圈子就已開始流傳:有沒有聽到吳玲瑤的消息?因爲一向勤發朋友圈的她,居然在大家的視野裏隱身兩個多月。

文友發給她的微信和Line從已讀不回到不讀不回,電話從不接變成不通,令大家異常擔心,並有了不祥的預感。

直到8月1日獲悉玲瑤已在7月15日離世。接着,羣裏傳來她的夫君陳漢平博士的訊息,大意是,“玲瑤曾和他談及,將來如果萬一情況時,如何應變。認爲疫情雖已見緩和,唯生活尚未完全恢復常態,因此認爲不宜籌備百人以上追思會。儀式只由夫家和娘家的親戚執行。”

由於信息中完全未提及她因何離世,結果又引發了一堆謎團。

我和玲瑤結緣始於1989年7月。那時我在美國,適逢陳若曦和於梨華發起一個以聯絡感情,交換寫作經驗,促進文學交流爲宗旨的一個非謀利,非政治性的海外華文女作家聯誼會(1993年6月改爲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)。一向熱情好客的若曦姐邀我出席並到她在柏克萊的住家“可來居”小住幾天。

會議就在陳若曦家的客廳舉行。居住在美國的十多位女作家分別帶着自己的拿手好菜陸續到來。大家在歡聲笑語中互相介紹,許多早從文字認識的作家,如今面對面交流,有相見恨晚,惺惺相惜的感覺。

依稀記得,出現在面前的吳玲瑤,像半個主人,談笑風生的招呼着大家。她的鼻樑上架着一副大眼鏡,呈爆炸狀的短髮罩在笑咪咪的圓臉上,令她看起來像個可愛的卡通人物。

午餐後,我們正式開會,討論的主題是「女性主義之我見」和「作爲一個海外華文女作家的體會」。接着商議組織章程,當天出席的22位女作家,就自然而然的成爲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的創會會員。陳若曦被選爲會長,於梨華是副會長。並議決第二屆會議在1991年,由於梨華負責籌備。

然而,就在臨近會議不到兩個月的時間,突然若曦姐來電告知,於梨華夫君突然發病,她因心亂如麻,該屆會議已請住在洛杉磯的吳玲瑤及一些會員協助籌備;一項原由於梨華負責的“新女性主義的文學創作”座談,希望我能接手策劃及主持。我臨危受命,義不容辭接受了這項任務。會後,經若曦姐提名,我竟然滿票當選副會長職,並議決第三屆雙年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。

之後,和玲瑤有了更近一步的接觸,發現她看似大大咧咧的,做起事來卻非常細緻能幹。尤其她在出席會議或與朋友聚會時,爲了活絡氣氛,會不停地講各種笑話給大家聽,

實在想不到像她這樣一位笑口常開,妙語連珠,經常爲朋友和讀者帶來快樂的陽光女性,居然沒有任何跡象,說走就走了!?

由於距離及各自事忙,我們不常聯繫;但這幾年經常收到她發來的文章。我回復,疫情期間看她的文章可以療愈。然而,因自己曾視網膜脫落兩次,也無法篇篇都看。她過世後,獲悉羣裏許多文友都收到她轉發的文章,才知道她有多勤奮,多在意文友!

這令我不禁想到“微笑型抑鬱症”?這種患者在別人眼中性格開朗,甚至幽默風趣,像是大家的開心果;但在心理諮詢分析中,時不時地會發現,個性上幽默詼諧可能是長期形成的應付抑鬱情緒的性格防禦。

這種防禦有積極的一面,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抑鬱;也有消極的一面,由於習慣性壓抑而加重抑鬱。危險的是,許多“微笑型抑鬱症”的患者,自己和親朋好友都不易察覺。

他們的共同點是很怕麻煩別人,太在意別人的感受,太在乎自己的面子,不願意傾訴,不願成爲他人的負擔。

喜劇作家馬克吐溫,喜劇大師卓別林,憨豆,周星馳,以幽默詼諧的主持風格著稱的崔永元以及最近過世的李玟,都曾長期受到“微笑抑鬱症”的困擾。

8月4日,終於從陳先生髮來的信息,獲悉玲瑤離世的病因。原來她去年9月開始,健康就出現狀況。今年6月底因糖尿病入院就醫,曾有些好轉,但在7月中旬引發血管心臟症狀,診治無效辭世。

原來玲瑤病得有段時間,而且她也知道自己可能不久於世。然而,讓大家心疼和不解的是,在她最痛苦,最難受的這段時間,居然沒有透露給任何一位文友,甚至和她關係密切的好友。

文友玉麗的悼詞就說:“她真狠!將笑留人間,病卻無人知。”

如今她走了!祝願她在另一個世界除了永葆歡顏,也允許自己表達負面的情緒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22位創會會員:第一排自左至右:李淑儀/伊犁/羅璐珈/戴小華/吳玲瑤/楊秋生;第二排自左至右:胡爲美/葉文可/陳少聰/簡宛/陳若曦/琦君/於梨華/喻麗清/陳中禧;第三排自左至右:翔翎/劉安諾/卓以玉/荊棘/胡英音/程明琤。(曾慧燕攝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