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小就拜讀玲瑤姐的文章,我在台北讀她文章的時候瑤姐已經在美國落地生根做一位賢妻良母,她用詼諧的文筆寫下在美國的生活點滴,心想這位遠在天邊的女作家,不知此生是否有緣與她相見?或許能夠手持一本她親筆簽名的書?
人生輾轉多年後,我也搬到了矽谷,在一次的巧妙機緣聆聽玲瑤姐的演講,這是我生平第一次親眼見到她、親耳聽到她的演講。演講中歡聲無數、拍案叫絕,給了我一個不虛此行的下午。演講完畢,許多粉絲都包圍著她、排隊與她說話,我自己很想與她說話,畢竟還是膽子小,前進又卻步,最後還是決定帶著歡愉的心情離開會場。正要離去時,遇到一位攝影記者朋友,他問是否可以訪問我幾句,我說不用了吧,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。他告訴我拜託拜託,就隨便說幾句讓他可以回去交差!於是他問我答,當時的自己剛剛聽完演講有點興奮,借來的膽子,滔滔不絕說了一大堆,總之就是覺得聽玲瑤姐的演講收穫頗多、十分開心,希望還能夠有下一次。
第二次聽演講則是若曦姐與玲瑤姐合辦的演講,我興奮的早早就去會場佔了最中間最前面的位置,想想今天要好好享受這愉快的下午。在進入會場的時候玲瑤姐在門口賣書,我買了幾本她的書,也得到她的簽名,甚至聊了幾句以及拍了合照,心想我的夢想今天已經達成了。開心的抱著幾本簽了名的書走回我的座位,等著開場。見到若曦姐及玲瑤姐在台上剛剛坐定,我的手機竟然響起來要我立即回到公司,我氣得簡直不知道是要把電話給摔了,還是不要這份工作了!心不甘情不願地離開會場,趕回公司。就這麼期待已久的演講,如此泡湯了!
沒有聽到演講,我失望之餘,多年都忘不了這件事。幾週之後忽然收到玲瑤姐打來的電話,約我出來請我吃飯,我受寵若驚!她怎麼知道我,還會有我的電話?為什麼要請我吃飯?我點頭如搗蒜,當然要去赴約。原來她在那份攝影記者朋友的報導裡見到我對她演講的評論,之後也發現我偶爾在世界日報登一些小品文章,於是找我見面並且鼓勵我出書。她告訴我,如果出了兩本書便可以參加「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」。當時的我覺得出書簡直是比登天還難,這有可能發生在我身上嗎?在一頓飯的時間,她竟然真的說服以及鼓勵我,讓我動了出書的念頭。
當我的文章「功夫夢」上了副刊登出來的時候,興奮之餘,覺得能夠和張系國、蔣勳以及余光中同版,我高興得飛上了天。玲瑤姐當天打電話來祝賀我並告訴說這篇文章本身就是一本書,要我加油把它寫成十萬字的書。這話說的殷然在耳,可是這本書到目前都還沒開始寫,而她已人去樓空。又有一回在中國工程師協會的晚宴遇到玲瑤姐,那天我是和青青合唱團去做晚宴後的表演。而玲瑤姐的老公好像是去領獎,她走過來告訴我:「早上老公對我說,李嘉音的文章今天又上報了。」哦,漢平博士也關注我的文章!心中又驚又喜,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加油,進入女作家協會。
我不停的筆耕、挑燈夜戰,終於在2015年一年出了兩本書。還記得我製作第一本書的時候,出版社要我在封面放上照片,那時候實在害怕,不好意思放上自己的大頭照,當時玲瑤姐正好出了一本「明天會更老」的新書,而新書封面則是用卡通畫出玲瑤姐的人像,畫得俏皮、逗笑、可愛、唯妙唯肖,和玲瑤姐長得一模一樣。於是啟發了我的靈感,我的第一本書也要用卡通畫像做封面,結果出版社為我畫的還真的蠻像我的,只是以不同型態來表達,讓我愛不釋手。
我的第一本書終於誕生了,若是沒有她的鼓勵,此生可能不會出書。手忙腳亂地辦簽書會,大膽地問了玲瑤姐是否可以親臨會場為我站台?沒想到她也答應了。記得簽書會那天人滿為患,擠得水泄不通,遠遠的超過我預計的人數,想必不是來看我的書,一定是來看這位華文女作家的廬山真面目。當時因為不懂得寫作的規矩,也不敢找大人物來為我寫序,於是我就自己寫自序,等到書出來之後立即呈交給玲瑤姐一本,她竟然說:「你為何沒有來找我寫序?」天啊,如此高高在上的作家竟然願意為我寫序?於是我出第二本書的時候,便不客氣找上玲瑤姐。她的動作快到無法想像,五十分鐘後我就收到她的序文。我想寫作對她來說就如行雲流水,完全不費工夫。我的第二本書的簽書會玲瑤姐也來了,而且還在會場上說了幾句話,當天也簽了推薦進入海外華人女作家協會的表格,這些過往事蹟歷歷在目,永遠難以忘懷。
疫情的初期,我發現了一個紀念華工的匾額,聖荷西在一百多年前原來在市中心有一個唐人街,可是被當時的市長以及白人商賈一夜之間蓄意縱火焚燒,當天一千四百多位華人無家可歸。我激動又憤怒地想寫一本書來紀念這些華人,並且將這個慘絕人寰的故事告訴大家。我當時氣急敗壞,千頭萬緒,只有衝動,沒有線索,也不知從何下筆,於是到處問人,有沒有一些可循的資料?玲瑤姐簡單地回答我一句,「你去五聖宮走一趟吧!」五聖宮是什麼?在哪裡?能幫助我什麼?一股迷團。我一點點的尋找,因為當時疫情的關係全城封鎖,所有的博物館、歷史公園也都關閉,我不停的摸索,最後在網上讓我找到了五聖宮的視頻及資料,講述五聖宮的歷史。原來它是一百多年前華工們祭拜的一個神廟,從那裡我研究、下筆完成了我的第一本中、英文歷史小說「火痕」,也帶我度過了艱難的疫情時期。若是沒有玲瑤姐的提醒,此書不會開始,更不會完成。
大家知道玲瑤姐過世消息的時候人已經走了十五天,沒有追思禮拜去追悼,難過之餘也十分的悵然,無限的喧鬧笑語中她選擇了靜靜的退場,說過的話,做過的事,很可能對別人是一生的改造,真人指點迷津,扶持後輩,改變人的命運,教人永生難忘。人多說好話少說壞話,幽默文章以及講笑話是玲瑤姐的最愛,春蠶到死絲方盡,勤於筆耕、至死方休,玲瑤姐活出了一位作家最偉大的精神,玲瑤姐,一路好走,向您致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