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玲瑤姐辭世的消息傳來,震驚海外華文文學圈,令人不敢置信,因爲她是一位陽光、開朗,活力四射的幽默大家,像永遠的長青樹。她不僅是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的創立人之一、也是第十屆會長,以及北加州北一女校友會創會理事長,北美華文作家協會創會副會長,曾獲海外華文著述首獎、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、林語堂幽默散文獎等,出版書籍56本。
海外華文女作協Line羣是玲瑤姐在疫情期間創建並擔任羣主的,那段時間,我正在寫微信公衆號《爾雅日記》,記錄疫情下的美國日常生活。玲瑤姐好喜歡看,並積極邀我入羣,希望我的文章在羣裏發佈,讓更多人看到。可是我根本不懂設置Line的技術操作,玲瑤姐便不厭其煩地隔空傳授予我,並介紹懂行的文友讓我諮詢,終於順利入羣。
玲瑤姐在羣裏相當活躍,不僅發佈她與先生的文章,還花不少時間與文友互動。她是令人尊敬的大姐大,更是鼓勵支持過許多文友的前輩作家。但我注意到較長一段時間,沒見玲瑤姐在羣裏發言、互動,令我感覺蹊蹺。7月14日,我曾私訊問候:“玲瑤姐,您都好吧?許久未見您在Line羣裏發言,不免牽掛。估計您是家務太忙?”,後來顯示“已讀”,並沒回覆。這反而令我放下心來,心想只要讀過,應該無大礙。可萬沒想到,第二天她便辭世了(半月後才知)。冥冥之中,是上天引領我向她做的告別?
她一直私訊發來自己和先生陳漢平的文章與我分享,我便發表意見與她互動。她是有名的大作家,卻總是回覆:“謝謝爾雅鼓勵。感恩”,“謝謝爾雅的美言!很受用”等謙遜有禮的話語。有次我通過她向陳漢平先生約稿,因紙媒有字數限制,她便主動告訴我可以隨意刪減編輯,她和先生都沒意見。由此可見其隨和、善解人意的優秀品質。
與玲瑤姐結識20多年,彼時她已是知名作家,聲明遠揚。那時我們抵美不久,初次見面,她不僅請我們一行人在餐館吃飯,還帶給我自制的柿餅和一個小錢夾。柿餅是她自家樹上的果實,糯軟香甜;那個紅色的小錢夾迄今還在。爲何物總是比人長久?睹物思人,音容猶在,斯人已逝;玲瑤姐愛美,自己妝容精緻,打扮漂亮,卻總不吝嗇誇讚別人:你們看,爾雅很會穿衣呢,她上衣什麼花色,裙子一定是配相應色系;去年5月份,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曾舉辦了雲端“同樂會”,同樂會剛結束,便接到玲瑤姐的電話表揚:你主持得很好呢,口條好,人又漂亮,看來我們協會不缺人才。其實,我本是不喜拋頭露臉的性格,但責任使然便也盡力做好。玲瑤姐就是這麼一位細心,善於鼓勵人的大姐,令人心生溫暖。想起奧黛麗.赫本的話:若要有優美的嘴脣,請講親切的話語;若要有美麗的眼睛,請看他人的優點……我想,玲瑤姐就是這樣的一個人。她懇摯坦率,言語幽默,走到哪兒,哪兒便笑聲不斷,帶給大家快樂。凡是與她相遇的人,都會被她的熱情、開朗、善良所打動和吸引。
玲瑤姐出書56本,可謂著作等身,但她依然像辛勤的蜜蜂,孜孜不倦地寫作,文筆以機智幽默見長,美國世界日報和星島日報長期有專欄,其影響深廣。她幽默精采的語錄深植人心。《明天會更老》被狂傳轉載上億條。其中寫道:“有首歌唱的是明天會更好,爲的是給人信心與鼓勵,其實現實生活裏明天會不會更好不知道,但明天會更老是確定的。”“每個來到世間的生命,像整存零付一樣,一點一滴地離去……有好的健康才能說人生如倒吃甘蔗,好日子還在後頭。”
玲瑤姐的暢銷書《美國孩子中國娘》,用令人會心的生活例子,點出華人在西方社會的特殊體驗。這本書除了中西差異,還加上兩代人之間的不同觀點,更是笑點之外另有笑點,在她獨創的吳式幽默下,轉個念,妙筆一揮,峯迴路轉,人生無處不幽默,總令人捧腹笑噴;所以在美國華人社會中,她被喻爲“幽默大師”。看她的文章絕對忍俊不禁、喜笑顏開。
玲瑤姐寫過《人生七十才開始》一文,而她才七十出頭,我哀傷、疼惜她離開得太早。但值得欣慰的是,她有過夏花般絢爛的生命。花開花落,緣起緣滅,世人雖毫無選擇,但我相信,玲瑤姐只是完成了一趟我們每個人必須踏上的旅程,變成了另一種方式的存在。
(在2010年海外華文女作協雙年會上。左起:張慈,吳玲瑤,爾雅,唯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