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年輕的時候,很喜歡讀幾位臺灣女作家的作品,一開始是三毛的散文、席慕容的詩、瓊瑤的小說,後來是龍應臺、齊邦媛等人的作品。經文友介紹,最近幾年在美國的華文報紙和公衆號上讀吳玲瑤老師的散文,一讀就喜歡上了。
還記得有次在中文學校和幾位家長一起讀她的《笑裏藏道》中的“中文很難學”時的情景。那篇文章寫的是美國二代華人學中文時,經常說出別人聽不懂,自己更迷糊的話。
““媽媽,開心是不是很快樂的意思?”
“是啊。“
“開的相反詞是關,那關心就是不快樂的意思,對嗎?”
“不對,不對”“
……
“有朋友的女兒在日記上寫着:“我前夫去看電影。“ 老師嚇一跳,8歲的孩子何來前夫,後來才搞懂, 是前天去看電影,天和夫的差別只是一個出頭一個不出頭。”
……
還有孩子用“發”造詞造句,”我爸爸發現了我媽媽,發明了我“
我們幾個一邊讀一邊笑得直不起腰,連連讚歎作者太有才。
吳玲瑤老師的文章特別幽默,每篇文章都有令人捧腹的“玲瑤金句”。網上被引用超過一億的是她的演說“明天會更老”。
2008年玲瑤老師應邀去北加州臺灣大學校友會“杜鵑花之夜”演講,主題是人到中年後的困境。整個演講金句連篇,幽默到爆。
她說:
“有首歌唱的是明天會更好,爲了是給人信心與鼓勵,
其實現實生活裏明天會不會更好不知道,但明天會更老是確定的。”
……
玲瑤老師開朗豁達且眼光獨特,幽默風趣且睿智敏銳,她寫的都是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,但讀者卻總能在笑聲中感悟到生命真諦。玲瑤老師著有《明天會更老》《美國孩子中國娘》《女人的幽默》《比佛利傳奇》《幽默酷小子》《生活麻辣燙》等56本書,曾獲海外華文著述首獎、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、林語堂幽默散文獎等等。她在美國《世界日報》和《星島日報》的專欄廣爲人知。她是海外最受歡迎的女作家之一,讀者讀過她的文章後不知不覺地就成了她的粉絲。
作爲玲瑤老師粉絲團的一員,我從來都沒有想過,她會是我加入海外女作家協會的介紹人之一,我何其榮幸!當文友曉霜(公衆號“相約曉霜”)介紹我認識玲瑤老師時,出乎我的意料,作爲大作家的她一點架子都沒有。我至今都記得,在我們三個人的微信羣裏,每次我點贊留言她的新文,她都會回覆並附加各種表情包,有時候還會和我們一起閒聊日常的芝麻綠豆瑣事。其實那個時候,我很想也有很多機會表達我對她的敬仰,但我除了一句“謝謝玲瑤老師做我的推薦人”外,其它都羞於啓齒。
世事無常。八月聽到玲瑤老師過世的消息,我整個人都懵了,還以爲自己把老師的名字記錯了。我翻出和曉霜及玲瑤老師三個人的微信羣,坐着發呆,久久回不過神。生命太脆弱,分分鐘都能成爲歷史。幾個月前還鮮活的生命,猝不及防地就成了記憶。原來一直想,哪天玲瑤老師來東部,我一定要將藏在心裏的敬意和仰慕當面告訴她,現在,再也沒有機會了。
2023年7月15日,有“海外華人半個世紀的幽默代言人”之譽的作家吳玲瑤,在美國矽谷辭世,享年72歲。那一天,玲瑤老師將笑聲送去了天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