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、七十年代在波士頓和紐約是文人學者交往活躍的地方。
我第一次遇見於梨華是在紐約,她和夏志淸教授在紐約一個朋友家的公寓裡,以後我們會在許多文人場合相見。當她的兒子來哈佛大學上學的時候,她就介紹她的兒子跟我認識,當時她的兒子是哈佛大學中國協會的會長,她兒子要舉辦一個音樂會,邀請了中國一位大提琴家和一位小提琴家,這倆位提琴家也是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團員,當他舉辦音樂會的時候,我就幫助他推動這個音樂會,因為我十四歲就來到美國,居住在波士頓很長時間,我認識很多人,我幫他賣了很多票,因此她的兒子非常感激我,音樂會結束後,我們有一個晚餐,當時於梨華也來了,她非常感激我對她兒子的幫助。以後於梨華的小女兒也來到了波士頓,她不太放心她的小女兒,所以常常打電話給我問她的小女兒。
每次愛荷華國際作家聚會,我和於梨華都會參加,當時中美關係恢復以後,大陸來參加的作家有劉賓雁和王蒙等,她每次來都不是單獨一人來的,都是由她的大女兒陪伴,每次聚餐會,她和她大女兒在一起特別開心,她常以她兒女而驕傲,她的三個子女在各方面都很成功,她是一個好母親。
於梨華是從臺灣來美國的,我們交往很密切,她常常戲說我是“史湘雲”,所以她對我非常信任,我和她的交往,因為我覺得她是一個好母親,我們之間的交往與文學毫無關係,這是我們交往以來她留給我的印象。
(寄自大波士頓)
2020年5月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