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壇泰斗余光中辭世

ProfYu
余光中在「與大師有約」座談會上朗誦他著名的鄉愁詩

著名詩人余光中教授於2017年12月14日因小中風引起肺部感染,病逝高雄醫院,享年九十歲。

余光中1928年生於南京,祖籍福建泉州永春,1949年隨父母遷居香港,次年轉赴台灣,1952年畢業於台大外文系。1954年與覃子豪、鍾鼎文、夏菁、鄧禹平創立藍星詩社,持中庸之道,於現代化中保留古典傳統,對台灣詩壇影響深遠。他所寫〈鄉愁〉一詩傳誦兩岸三地,成為時代標記。

先生學貫中西,著作等身,集新詩、散文、評論、翻譯、編輯於大成,出版著作達五十餘種,多篇作品被選入兩岸教科書內,所寫新詩、散文獲獎無數,被梁實秋譽為「右手寫詩,左手寫文」的文壇第一人。

2014年先生應本會邀請,前往廈門大學,擔任第十三屆雙年會主講貴賓,對女作家的成就多所肯定鼓勵。緬懷先生的諄諄教誨,本會網站特別刊出先生為這次文學盛會所寫《從九州到世界--記廈門盛會》一文及會員紀念文章以示哀悼。-編按(2017年12月)

與大師有約 - 相遇文學裡 (海雲錄影)

  • 余光中:從九州到世界--記廈門盛會 +

    去年十月底,「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」在廈門舉行雙年會,邀我去作主題演講。我答應了,因為是詩人黃用出面代邀,而組織大會的張純瑛,二十年前出版她的散文集,曾經索序於我。何況廈門大學原是我的母校,而更大的原因,是我對於女作家的貢獻與得失,不但一向注意而且曾有評析,不愁無話可說。 早在1984年,為紀念李清照誕生九百周年,台北的師範大學舉辦了專題研討會。我寫了〈李清照以後〉一文,不但肯定了這位女詞家在藝術才女之中空前絕後的地位,並且趁機分析了女作家在各種文體之間的不同表現,我的分析不但來自平日的印象,也以各種文體的選集之中女性作者所占的比例為依據。直覺的印象加上客觀的統計,當能說服一般讀者,尤其是女性本身吧。 詳全文
  • 悼念風骨詩人余光中 (張純瑛) +

    12月8日我從智利聖地牙哥登上遊輪後,由於手機收不到訊息,過起與外界音訊隔絕的日子。17日下船做岸上遊,赫然讀到上百封累積的電郵,其中好幾則談及余光中14日病逝高雄,我震驚難以置信。余先生年登耄耋,辭世原非意外,但我心裡上總覺得他可以一直活下去,等著我第三次去打攪他老人家。 詳全文
  • 乘著鄉愁的翅膀與大師同飛 (王明心) +

    緣分,來得巧的好。余光中老師的作品名揚海內外,全球華人讀者大多耳熟能詳。從沒想到會陪著他,一起從高雄飛到廈門參加海外華文女作家雙年會。和大師同飛,是這趟文學之旅的起點,而且還沒降落。 詳全文
  • 「與大師有約」--初見余光中(雲霞) +

    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於2014年10月24日至26日在廈門大學召開雙年會,十分榮幸地請到大詩人余光中與席慕蓉為主題演講嘉賓。當席慕蓉講完《我的原鄉書寫》雍容優雅地步下講台,屏幕換上了詩人余光中寫的《浪子回頭》節錄。久仰盛名,從沒機會得見。面容清瘦的他,雖已86歲高齡,卻精神矍鑠、步履穩健地上了台。

    詳全文
  • 曾經風聞,如今眼見(姚嘉為) +

    曾經風聞,余光中和席慕蓉的詩歌風靡大江南北,直到今年秋天在廈門大學開會,才親眼目睹他們的魅力。他們所到之處,粉絲蜂擁而至,數千人的場面成了常態。詩人的磁場吸力直逼當紅歌手,不同的是,粉絲追逐的是詩人,此間年輕人的文學品味是此行的一大發現。

    詳全文
  • 一面之交 兩岸鄉愁 ----- 懷念詩人余光中 (彌生) +

    「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/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。」

    這是余光中的詩,今天得到他去世的消息的時候,心裡一陣難過,雖然知道人總要離世,雖然知道了他老人家活了九十歲。他帶走了他的鄉愁,留下了那張郵票、那張船票,讓我們在歲末的寒風裡寂寞無語。

    詳全文
  • 幸會大師(劉渝) +

    我常說自己有點自閉症,很少參加團體活動。即使這次,也僅是第二回參加海外華文女作家雙年會。非常感謝負責人的熱忱周到和雙城主辦單位的勞心勞力。文學論談,使我得益良多。而身處山明水秀中,洗滌我的心靈;還帶回一本設計高雅的書 《海外女作家的人間煙火》,以及一個美麗精緻的漆線雕盤作為永久的紀念。 詳全文
  • 不朽的身影--悼詩人余光中 (麥勝梅) +

    不管在筆尖上
    或在天地間的漂泊
    詩人總以飄逸的風貌
    出現在世人面前

    右手寫詩,左手寫文
    詩人不失赤子之心
    執教一甲子,淡泊而光彩
    如此不一樣的人生

    春天是從南邊來的 (1)

    詳全文
  •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—回忆余光中教授 (張鳳) +

    在北一女和师大的少年时爱诗,曾泛读罗曼罗兰、莫泊桑、 契可夫、福楼拜、卡缪、吉本、房龙、杜翁、托翁,也读司马迁、刘勰、金圣叹、曹雪芹、叶嘉莹、洛夫、郑愁予、周梦蝶、叶珊(杨牧)、翱翱(张错)、聂华苓、白先勇、王文兴、陈若曦、欧阳子。当然还捧读余光中之诗文!余先生早年的《天国的夜市》《莲的联想》我甚至还有手抄本,尤其喜欢他的散文《幽默的境界》《听听那冷雨》和翻译的《梵谷传》等。 欣赏一个作家,重要的是用心读他满腹经纶,文贯中西的作品。后来,他多篇诗文被选入三地的教科书,作品被译为英、韩、日、德、法文等对语文教育人文思考影响深远。 詳全文
  • 廈門驚豔 (顧月華) +

    緣分,來得巧的好。余光中老師的作品名揚海內外,全球華人讀者大多耳熟能詳。從沒想到會陪著他,一起從高雄飛到廈門參加海外華文女作家雙年會。和大師同飛,是這趟文學之旅的起點,而且還沒降落。 詳全文
  • 1